讀書報告:《失去的建築》
書名: 失去的建築
主編: 羅哲文 楊永生
出版: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
這本書可以算是我的啟蒙讀本之一。 它帶領讀者認識中國古代建築,它們的結構、特點、美在哪裡,為什麼它會建在這裡,曾經用來做什麼,背後的歷史故事,及最後它們這麼「美」為什麼又會被一一拆掉?
書輯錄了很多中國古建築的圖片,相片主要拍攝於民國年間或五十年代初,有的是從外國刊物找回來,但更多是「中國營造學社」早期的實地考察,其中又以北京古建築的介紹較多。
書寫得精煉易明,用建築物作單元,先看圖片,再介紹建築物特點及相關歷史,原址變遷。 從文字中,可以感到作者對這些建築物的珍愛,對它們的毀滅的痛心。 的確,很多精品也只是因為一時之快或一個無知的決定而被拆掉。
舉一例。 哈爾濱原火車站,書有這樣的描寫:
......建築體型扁矮、舒展,不完全對稱。 立面處理呈現典型的新藝術運動建築特色;型體簡潔而不乏雕塑感,優美的曲線體運動感十足,門洞呈橢圓形、扁券、方額圓角、馬蹄形等。 門窗洞口呈邊緣飾以流暢的曲線貼臉,入口雨篷採用金屬構物,輕巧活潑。 整個建築體態優美,形象活潑,具有濃厚的摩登色彩。
新藝術運動在歐洲曇花一現,作品不豐,無論是規模、品味還是數量,哈爾濱原火車站的新藝術建築都堪稱是世界級珍品。 可惜是這座火車站,在 1960 年 3 月擴建客運站時被拆除,留給後人的只是一種遺憾的追憶。
類似的例子在書中俯拾皆是。 躊躇、無奈、可惜,這埋形容詞用得最多還是放在有關北京古城牆的章節裡。 由林徽音建議在城牆上的位置開闢作全民公園,到梁思成說北京只能當政治文化城市,古建築不可拆。 換來卻是彭真市長引述的一句說話,毛主席希望有一個現代化的城市,放眼出去,看見的就是工廠煙囪,那就高興了。 結果,北京古城牆被全數拆毀。 書中的作者都經歷有關北京古城牆去關的討論,下筆時又焉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呢﹖
今天我們遊覽北京去到德勝門,導遊一定會說從前的軍隊出征就會從這門口出發,在門樓往外看,四周大廈高低錯落、車水馬龍好不繁榮的樣子,那裡可想像到從前北京有城牆的日子,是城牆串著一個個的城樓、門洞、箭樓,有金水河圍繞著北京中央的紫禁城。 這才是帝都的樣子。 巍峨,有氣勢。
當年力主拆城牆的原因是要改善交通。 今天城牆沒了,有了一環路、二環路,交通卻不見好了什麼。 拆了就是拆了,改變不來,但能否從事件中學習,這態度才是重要。
有趣是,當年有一家人倚著城牆旁蓋了一間小房子,想不到這一段城牆就獨獨的留下來,成了碩果僅存的原北京古城牆。 事件發現後,有人嚷著要建一個「北京古城牆公園」來供奉這幾米長的東西,又有人提議選置復建北京城牆,有關城牆的討論又再火紅起來。
當年有人對林徽音說,城牆拆掉將來可以重建。 林卻說,真的東西拆了,重建出來的都只是「假骨董」,是沒有靈魂的。 林徽音的說話到今天依然擲地有聲。
Comments
想起原尖沙嘴火車總站留下的﹐孤單的鐘樓。
http://www.grchina.com/qiang/t/img/nw2002-1.jpg
建築不止是一堆物料, 它的價值還來自人們與它的交往, 把記憶歷史灌住在裏頭, 這大抵也是「靈魂」的一部分吧? 然而香港也最不在乎這些, 拆樓的狠、快, 起樓時的霸道與目中無「人」, 似也不輸於祖國。於是我們只剩下一個out of context的鐘樓。於是我們有那堆永遠新蔟蔟的中環「世界級」建築物。
又,另,在廣東省不知名的地方(每次搭直通巴士由順德返香港,總會經過)就重建了一座"尖沙咀鐘樓"。 它可能是樓盤,可能是公園,但就是甚騎呢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