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謝張玉法

07-03-05
多謝張玉法

篇文好不好,看得明唔明,都不重要。 重要是它的存在。
****

試分析 1916- 1928 年間軍閥割據及混戰持續的原因。

民 國初出現不同的軍閥以輪替式的方法把持國會,成為總統的軍閥名義上雖然是代表中國,但放在中國的版圖裡,不論在財政或行政上,他們的認受只得到自己控制的 省份支持。 同時間裡,不同派系的軍閥依然存在,並無時無刻和「北京政府」對抗,準備隨時奪權。 形成這種混亂局面,原因有很多: 第一是「共主」的消失,這批軍閥不少是先前跟隨袁世凱的,袁世凱與他們大都保持一種親密的「師生關係」,藉著提攜、政治利益的輸送,他們都是忠於袁的部 下。 袁世凱的病逝,使這批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單位瞬間群龍無首,加上各自勢力若干,出現對持局面是在所難免。 第二是從「地方分權主義」出發,軍閥是代表一種以省藉為單位的地方勢力,這種發展從清末就開始發生,分權的趨勢普遍發生在全國省地。 第三是「帝國主義」的幕後支持,帝國主義沒有把中國變成殖民地,但卻私自在中國劃下勢力範圍。 地方上的軍閥掘起要得力於外國的財政與物資支持,該軍閥可以把持的領域則變相成為他們在華勢力範圍的版圖,形成一種互相利用的關係。 另外因帝國主義「利益勻沾」的共識,列強在中國的活動,勻受別外一國的嚴密監控,於是一地方的軍閥坐大或開始坐大時,由於列強要做到勢力平衡,又必會引來 別國的勢力代言人(別省軍閥)的干預,於是混戰的局面又是繼續發生。第四是傳統中央權威的崩潰,清末時雖有地方分權的現象,卻沒有像民國初軍閥赤裸裸的用 自己手上軍權挑戰中央政府的現象,其中一個原因是舊時代的皇權統治模式被推翻,原植根於每人心中的皇權統治權威被引進來的共和政體取代,但這「共和政體」 背後的理念並未唯普羅百姓所認識,所需要的社會條件如公民意識、法律精神的尊重也未在中國社會出現。 「共和政體」的運作變成一種實在的實力(軍力財力)比拼,也為軍閥割據與混戰製造發展空間。

軍閥亂政的局面緊接著袁世凱的死亡而來,袁世 凱當政時,把自己的親信佈置全國,藉此排除反對派用都督身份對省的控制,來加強中央集權,誰不知強人倒台後,各地軍事將領無所歸屬,於要又結成派系,做成 割據。 這情況並未在袁在台時出現,因為袁對當時派遣全國的部屬確有認受性和權威,但這些關係不是由制度而來,只是跟從私人親屬友誼關係、利益輸送等相連。 試來很袁時代掘起的三大軍閥出身就可以知道。 皖系,段祺瑞,在甲午年間就在小站助袁練兵。 直系,馮國璋與曹錕,二人自小站時代即追隨袁世凱。 奉系,張作霖,在袁稱帝時身為二十七師師長,期後宣稱護國反袁,及後袁以奉天將軍拉攏安撫,袁死後,更得到奉天督軍兼省長。 他們與袁關係千絲萬縷,在袁當政時尚能相安無事,但袁死後,袁遺留下來的總統寶座卻成為他們爭奪的目標。 於是乎群雄並起,隨之而起便是混戰局面的出現。

民 初時,中央政府有效管治的地方,只有京津及其附近的省份,其他省份只是名義上歸順中央,省的領導是軍政不會,誰掌有軍權誰就是省的最高領導,省擁有高度的 自治權,可以自由釐定稅率,各外舉債,簽訂條約,這些都不是中央政府肯首。 最重要是,他們得來的經濟收益大都是用於擴充自己所有的武裝部隊。 養兵只為追求個人與及所屬軍團的利益,因為他們的軍權是不受行政權的約束,甚至是可以世襲。 當有衝突發生就直接用武力解決,完任無視中央的制約與調停。 這種情況有其歷史原由,清末直接受政府控制的八旗軍武力廢弛,要對付內亂(太平天國)時唯有依靠地方提督訓練的軍團來應付。 組織軍隊的權力,首次下放至提督階層與漢人士大夫。 隨政局之飄零,後來的甲午戰爭或義團之亂,前者是由李鴻章組織的北洋軍直接參予,後者是也是地方團練的坐大。 中央政府軍隊對時局的影響與控制,已經全完和社會絕緣。 地方軍事勢力的坐大一直發展到民國初年,袁世凱得利於自己擁有地方軍事勢力,他也知道其弊之所在,在位時曾著力削減地方勢力,略見成績,但隨他的稱帝運 動,觸動他部下的既得利益,及後而他的暴亡,卻使他的部隊首先成為最大的地方軍事勢力。 別方面,清末至民初連綿的戰事也使大量農民破產,流離失所,這些人口也使軍閥可以輕易地擴充或補充兵員,加速他們地方上的武裝化。

甲午戰 爭後,列強要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,地方政府是一個很好的談判對象。 因為他們可以私自繞過中央政府向外國政府訂立條約,他們的要求也不高,要希望得到錢與物資來擴充自己的軍隊,也沒有什麼長遠的發展計劃,於是地方上的礦 務、路權反而可以輕易出讓,這些東西都是「帝國主義」渴望得到的利益,因為從而真正確立他們的勢力範圍。 地方勢力受某國的保護時,別方軍閥因要繼續生存,也需要尋求別外力支持,當時中央政府勢力薄弱,不能充當保護者的角色,於是外國勢力便成為唯一可依助的靠 山。 連鎖效應下,各大少軍閥背後也有外國勢力的支持。 如是者,軍閥的混戰除了是本身軍力的比拼外,背後外國勢力的操縱也有重要影響。 在列強「利益勻沾」的共識下,沒有任何一方希望對方勢力坐而影響自身利益,於是間接成為軍閥混亂局面中的穩定制衡因素。 如皖系受日本支持,英國支持直系等。 值得一值後來的北伐,國民黨受助於蘇聯,蘇聯奉行共產主義革命,支援第三世界與帝國主義抗爭,蘇聯的加入也使「利益勻沾」的共識得以打破,間接加快結束軍 閥割據的局面。

隨清帝的退位,民國始建,政府反而權威旁落,因為傳統對國家的忠誠關係,為儒家五倫之一,唯人熟悉,但對民國體系的忠誠再 不是依循儒家思想,是要靠公民精神、法律制約,這些都是不唯當時百姓所知曉的概念。 在無君可忠的情況下,先有強人袁世凱可再續中央權威,因為袁控制的個獨裁專政政府,某情度而言,忠於袁也間接等於忠於國家。 但袁死後,中央政府便沒有足夠號召全國的人,其下屬對「中央政府」的組織視之如虛名,卻無實際專祟目標 (以「人」作單位),對政府的向心力迅速下滑,配合自清未所發展的地方軍權興起。 原袁之部下乃各據一方,自成勢力,終成軍閥林立的局面。 雖然如此,割據各地的軍閥,卻有一個共同的方向,就是設法爭取中央政府的控制權,因為控制了中央政府會比其他軍閥得到較多資源,就如關稅,當時中國海關仍 由外國公使把持,關稅餘額(扣除條約賠款後)只會分發至他們承認的中國政府代表,把持國會,進駐北京就是一個重要的條件。 另方面得到國外承認,也使他們更易得到對外借貸。這也說出為何會有不斷的戰事圍繞北京發生。

袁世凱的強權消失產生了離心力,今國家陷入長 期的混亂無序的軍閥割據局面。 但若之沒有袁的早逝,又是否不會帶來軍閥割據的局面? 答案應是否定。 袁只是朝代更替時的過度人物,不過他只是剛巧有實力延續一份權威性,使國內出現一段相對穩定的局面。 問題本身是中國政局經歷革命,民國始創,對其共和理念未有深入認識,法律概念的貧乏,當失去了往日的社會賴以為主「忠於君主」的精神,國會討論、總統選舉 等競爭場地變成真正以軍力財力比拼的戰場。 這些都是創立共和時,始料不及會的陣痛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