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新加坡旅遊不能不到聖淘沙島,島上較著名的旅遊點有一個叫「海底世界」(Under Water World)。 和遊動物園比較,我是很害怕遊像「海底世界」般的水族館,站在玻璃缸的另一邊,看著裡邊的魚兒游來游去,到現在一刻,我仍難擺脫到那種「這條清清蒸淋豉油熟油,好吃!」的感覺,口腹之慾的回憶不時偷襲而來,對「水族館」來說,有參觀者抱著這種的心態,好像有些怪誕。 「這種魚我懂呀! 街市有得買。」,所以都是不參觀好了。
***
所以在聖淘沙島,選了在水族館旁的「西樂索砲臺」來參觀。
在旅遊網頁中有這樣的介紹:
應該這樣說,西樂索砲臺是所博物館,位於聖淘沙島上最西一角的山丘上。 沿山丘,建有很多地洞、軍營、瞭望臺與砲臺,從前是英軍的防守基地,二次大戰時是日軍囚禁英軍的集中營,最後成了博物館。 博物館的主題有三,一該地方的歷史演變,二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(強調自己掌握亞洲地理要塞,從來也是國際都市),三是日治時期新加坡的人民生活情況。
博物館的入口就在水族館旁的小路,走四五十步才可見到,不太顯眼。 要和鄰家的水族館相比,人家是一車一車遊客來參觀,西樂索砲臺只有用門庭落索來形容了。 不過愛參觀博物館的人,當然歡迎人少,人愈少愈好。 博物館為參觀者的提供安排很貼心,在售票處的門外有一個旅遊車站,先把遊人用車送到山上的最高點,先作短篇介紹,再讓遊人自行參選。 博物館是由不用的展覽室串聯而成,每一個展覽室都是由原來的地洞、軍營改裝而成,由於把參觀的起點設於山頂上,所以一路參觀都是沿下山路走,參觀起來不見太辛苦,但相當路程還是在露天的環境。
參觀新加坡的博物館,給我感覺是人家的 presentation skill 真是遙遙領先香港康文署的出品幾十條街。 單是互動一項,我們的就交足白卷。
其中一項展品,對海大砲一大支。 按展品介紹版的紅制,對面砲臺的假人士兵就會咕嚕咕嚕的說著英文活動起來,上彈,確定海上目標,調較方向,修訂射程,再轟隆轟隆發射三響空炮。 如此模擬真實戰鬥情形,真的打到來一樣。
另一款場景。 一走進去展室覽觸動感應,音響系統又是響起來。 圖中是上世紀初英軍軍營的廚房,英軍軍官正責難一名留有辮子貌似中國人的廚房雜工,要好好處理食物。 由於狀似有辱華之嫌,特此相照存檔。 :)
其實博物館都總有一些 hidden message 既,要數「另有用心」者都可算是這個叫「Surrender Chambers」的東西了。 裡面有三組蠟像,上圖是模擬1945年時日本向在新加坡的盟軍投降時死不甘心的模樣。 坐在卑躬屈膝旁的光頭佬,就是在 Fort Canning Park 看到意氣風發的「馬來之虎」山下奉文。 這回卻是身份逆轉,阿瑟‧普西佛(Arthur Percival)不是來投降,而是要接受人家投降了。 自強不息,最後新加坡還是最後勝利。 這個對照包裝的確夠絕!
最令我意想不到是在博物館的紀念品部買到一張 "Instrument of Surrender - Surrender of the Japanese Forces to the Supreme Allied Commander, South East Asia 12th September 1945" 的紀念品! 嘩!
日方代表原來是板垣征四郎! 此君可以算是和我們中國人民有血海深仇! 1931年的「九一八事變」他就是始作俑者之一,想不到中國之役後,他來還在作惡東亞! 上邊要卑躬屈膝原來也是板垣征四郎, 都算有今日了。
如果在中國博物館中有「日本向中國的無條件投降宣告」賣,我一定買一疊來作手信。
***
所以在聖淘沙島,選了在水族館旁的「西樂索砲臺」來參觀。
在旅遊網頁中有這樣的介紹:
建於1880年代的西樂索砲臺是日本侵略新加坡時英軍最後的據點。位於聖淘沙島西部的這個砲臺也是1942至1945年,日軍囚禁英軍戰犯的集中營。......
應該這樣說,西樂索砲臺是所博物館,位於聖淘沙島上最西一角的山丘上。 沿山丘,建有很多地洞、軍營、瞭望臺與砲臺,從前是英軍的防守基地,二次大戰時是日軍囚禁英軍的集中營,最後成了博物館。 博物館的主題有三,一該地方的歷史演變,二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(強調自己掌握亞洲地理要塞,從來也是國際都市),三是日治時期新加坡的人民生活情況。
博物館的入口就在水族館旁的小路,走四五十步才可見到,不太顯眼。 要和鄰家的水族館相比,人家是一車一車遊客來參觀,西樂索砲臺只有用門庭落索來形容了。 不過愛參觀博物館的人,當然歡迎人少,人愈少愈好。 博物館為參觀者的提供安排很貼心,在售票處的門外有一個旅遊車站,先把遊人用車送到山上的最高點,先作短篇介紹,再讓遊人自行參選。 博物館是由不用的展覽室串聯而成,每一個展覽室都是由原來的地洞、軍營改裝而成,由於把參觀的起點設於山頂上,所以一路參觀都是沿下山路走,參觀起來不見太辛苦,但相當路程還是在露天的環境。
參觀新加坡的博物館,給我感覺是人家的 presentation skill 真是遙遙領先香港康文署的出品幾十條街。 單是互動一項,我們的就交足白卷。
其中一項展品,對海大砲一大支。 按展品介紹版的紅制,對面砲臺的假人士兵就會咕嚕咕嚕的說著英文活動起來,上彈,確定海上目標,調較方向,修訂射程,再轟隆轟隆發射三響空炮。 如此模擬真實戰鬥情形,真的打到來一樣。
另一款場景。 一走進去展室覽觸動感應,音響系統又是響起來。 圖中是上世紀初英軍軍營的廚房,英軍軍官正責難一名留有辮子貌似中國人的廚房雜工,要好好處理食物。 由於狀似有辱華之嫌,特此相照存檔。 :)
其實博物館都總有一些 hidden message 既,要數「另有用心」者都可算是這個叫「Surrender Chambers」的東西了。 裡面有三組蠟像,上圖是模擬1945年時日本向在新加坡的盟軍投降時死不甘心的模樣。 坐在卑躬屈膝旁的光頭佬,就是在 Fort Canning Park 看到意氣風發的「馬來之虎」山下奉文。 這回卻是身份逆轉,阿瑟‧普西佛(Arthur Percival)不是來投降,而是要接受人家投降了。 自強不息,最後新加坡還是最後勝利。 這個對照包裝的確夠絕!
最令我意想不到是在博物館的紀念品部買到一張 "Instrument of Surrender - Surrender of the Japanese Forces to the Supreme Allied Commander, South East Asia 12th September 1945" 的紀念品! 嘩!
日方代表原來是板垣征四郎! 此君可以算是和我們中國人民有血海深仇! 1931年的「九一八事變」他就是始作俑者之一,想不到中國之役後,他來還在作惡東亞! 上邊要卑躬屈膝原來也是板垣征四郎, 都算有今日了。
如果在中國博物館中有「日本向中國的無條件投降宣告」賣,我一定買一疊來作手信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