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與預告片:http://www.apple.com/trailers/fox/borat/
電影《波叔出城》的全名都幾繞口。 《Borat: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》港譯: 《波叔出城:哈薩克鄉下佬去美國搵著數》。 港譯只譯出原名的長度,我想如果把它直譯作《波叔:為偉大國度哈薩克出力,向美國文化學習之旅》,這樣電影的主題會明確些。 「搵著數」三個字在背靠偉大祖國的香港人心中,應該代表另一種東西,這種「意境」在《波叔出城》中是沒有的。
電影好看,原因是它夠無厘頭,夠cheap,玩得夠盡,只要你相信「負負得正」,在充滿 s*h*i*t 與 f*u*c*k 的對白中,便會找到笑位。
故事背境: 波叔是哈薩克的記者亦是一個鄉下佬(土佬,或簡稱叫一個「佬」亦可),奉命要作「美國文化之旅」,探索什麼叫 American Life。 他到了紐約,在酒店裡他看到「沙灘拯救隊」,被主角彭美拉(的身材)深深吸引,誓要娶她回來,所以便由紐約駕車去加州。 途中除了因有奇人波叔而產生奇遇外,還因為要拍攝特輯訪問了不同的人,很多的笑料便是在這些訪問裡出現。
夠無厘頭:波叔的訪問很像從前的軟硬天師玩電話,很九唔答八,一個二個都被波叔激到吹鬚碌眼,這些樣子都很好笑。
夠cheap:玩屎、玩阿媽、玩打飛機...... 夠cheap 了沒有?
玩得夠盡:很認真的玩屎,成袋屎,拍得住周星星在《回魂夜》的恐懼特訓。 當然還有兩男赤裸肉搏,是經典!! 全院是一起在踏地狂笑。
有些評論說電影是在諷刺美國文化,我又不覺得是,反正波叔這個角式設定去到那一個國度結果都是一樣:「笑料百出」與「勁想打他」,他頂是一個有很多對白的 Mr. Bean。 面對美國文化,波叔導演及編劇是留有很多餘地才對,例如玩猶太人和教會,不像玩彭美拉般去得盡,實在是留有很多手。
電影要諷刺的、要挑戰的反而像是每一個觀眾的尺度,突破我們對 s*h*i*t 與 f*u*c*k 在電影院中可以有的想像。 俗而不令人生厭,是高難度動作。
電影我是一個人去看的,想帶人去看的,可要小心,新相識的就不是帶他去看了,萬一真是唔受波叔一套的話,一定會黑面,我相信。
要認識波叔,可以先到 Youtube 找他的短片看。 最後我發現波叔原來是讀歷史出身,再一次証明讀歷史的人是有內涵的。...... pause...... Not~~~
Comments
咁你係幾有0既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