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在香港的日子》

[caption id="attachment_1768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221" caption="《不在香港的日子》 - 鄭仰平"]《不在香港的日子》 - 鄭仰平[/caption]

書名為《不在香港的日子》,說明作者應該是在香港,不過因其它事他離開了。 鄭仰平是八十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時的英方首席翻譯員。 這本書不是他的自傳,只是他從前的散文匯集,散文談的作者在美國及台灣時教書與生活點滴,談自己的只有一篇,也只及成長經歷。 相反三篇分別由港督夫人、董橋及妻子耿燕寫的序,就有強烈的回首前塵及致敬味道了。


說真不是書中的一兩張中英會談相片,勾起回憶,實在想不起這鬍鬚佬來。 誠如書中董橋所言,老鄭是個漢子,頗以口密而自傲,所以書中未有半句講及中英會談的趣事與秘辛,對於八卦讀者如我,實可惜也。


而言說起此書,在我腦海中總是揮之不去的有兩項,一是編輯作者生活照片的品味,當中有兩張是作者夫婦在八十年代時與曾蔭權夫婦的合照,同一場景,刊出兩張合照,就該章節篇幅來說,一定是最大了。 是他倆私交甚篤? 還是把它看成是一張令書「蓬蓽生輝」的宣傳照? 實不解也。 另一項是「統戰味」,老鄭的身與心,都給祖國全面照顧,點滴不漏,怎不符合中英兩國最大利益?


書中談的美台生活現狀,從回二十年前的時光,港美台三地的生活水平與模式尚存較大差距,值得寫的當然多,但隨什麼都全球化下,現在看來倒有些大鄉里出城。 這一點,是時間的必然,讀者能與時並進,白紙黑字的記錄卻很少可以常新。 作者的文筆很好,特別是寫到美國南岸(?)的風光,能將海岸的廣闊無垠,自然氣魄,躍然於紙上 (沒有書在旁,不能引原文了)。


書是好看,每篇散文篇幅約兩三頁書,不難看,不少篇章我也是在的餵夜奶時看的 (本文主旨是也),唯美中不足是未列出原文初登的時間與出處,讀者難以回想當年風貌,減卻一層閱讀趣味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