碼頭風雲

近日弄得沸沸揚揚的碼頭工人罷工事件,似是進入膠著狀態。 社會公義及工人權益固然要講,但客觀的殘酷現實是,物流場確已走進 電腦化,無人之境的不歸路。 工會可幫助碼頭工人與資方爭一夕長短,但長遠而言 (就用十年算吧) 他們還是要輸給科技。

我是想說要協助碼頭工人,爭取一個月多賺幾千是重要,但同時協助、鼓勵及跟進他們的工作轉型才是最重要。 建築業,對又是建築業,是一個好選擇。 至少在可見幾年,香港基建蓬勃, 工人難求,入場門檻底,確是中年人就業好選擇。 況且,建築是少有仍是人力密集的工業,機械、資本、全球化對從業員影響不大。

最重要是現有碼頭工人的技能與經驗,在建築地盤內是可以轉移,這亦增加他們的叫價能力。 舉例,控制吊運貨櫃機械的,可作天秤(塔式起重機) 控制員。 在地面的,當個鏟車操作員,甚至訊號員,都比留在碼頭的薪金強。

在七八十年代亦有漁民上岸進入建築業的成功轉型案例,為什麼這次不可?

工會要做的是介絡這方面的資訊給工人,協助他們申請有關的牌照與資歷證明。 再者,充實建築工人的供應可防日後地產商與承建商要輸入外勞之口實,工會不帶頭,誰帶?

廣告時間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