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水廣場 2021-04 |
再訪上水已是多年後的事。
剛踏入社會,我的第一份工是在上水上班,作一間小小實驗室的 technician。 這公司特色是細及年青。 公司有多小? 四人公司。 公司有多年青? 全公司員工夾起來,年齡不過一百歲,頭一兩年,人均年齡不過二十三四,大家都是同在打人生的第一份工。 早我幾個月來的,是兩位大學生,當經理了;餘下的兩位,包括我,都是TI TC 畢業,作 technician。
這公司很神奇,它的職務是實驗室,同時也是老板生意上的實驗室。 老板是位學者,退休教授,亦是世家子弟,很久後我才意識到他是多麼的有錢。 老板是個和藹敦厚的老人家,打理生意的手法也很老派,上水生意的生意額是多是少? 他不介意。 基本要收資平衡的營業基本要求,打工中的大家也沒有感受過。 捽數? 跑數? 什麼來的?
年輕的經理每月出中環兩三次,拿著數簿與他開會 (一兩年後才用MYOB),領回出糧、交租的支票回上水。 每季 (新年、端午、中秋及做冬),老板都會攪聚餐,連同他其它公司的員工,都是兩三圍的人數,去吃好東西,中環的鏞記酒家是鐵膽,宴會上還會抽鷹揚金幣。 有幾年的年中還有團體旅行,台灣大陸泰國都去過。 我實驗室的生涯,就在這 CYCLE 中渡過。
事後再想起,另一種神奇是對工作的歸屬感,雖然沒有營業額的壓力,但公司業績如何其實大家都知道,有段時間的生意,兩三個月來都是只有三數萬圓 ,於是我們會自發去拉生意,例如寄宣傳品給全香港的區議員之類,我們都仿佛有一種「盤生意是自己」的危機感與待命感。
最後一種神奇來自年青的經理,我先後經歷過兩位年青經理的領導,他們都是很用心去做,但不約而同,雖時期不同,他們都出現一個共識,就是對老板說,「你盤生意咁唔掂」,下一句是「不如你賣盤比我啦」。 我到現在都是不明白「你盤生意咁唔掂」中個「咁」字點解,既然唔掂,點解你又想老板賣盤比你? 我相信老板也有一樣的疑問。 他曾回應過 (大意是)「盤生意掂唔掂,你不用擔心。 但我要問你,你每年有冇人工加先?」。 答案是有。 說到底,老板也是個厚道的老人家,經理說的,他也沒什麼在心,依舊是將公司給經理去打理。 公司依舊是四人,再隔幾個月,年青的經理便參照上水公司的模式,出外自立門戶,開新公司去。 幾年後,我也在第二個年青經理自組公司的時期,離開公司,承載著實驗室的工作經驗轉行了。
故事的結局: 年青經理一,他的公司失敗了。 年青經理二,他的公司成功了。 老板的實驗室公司仍然存在。 我,慶幸也活得不賴。
昨日回到上水,看到從前的OFFICE,想起了這些。 有機會,真想對上水老板說聲多謝。
Comments
謝謝你在這裡的分享!
多謝你的留言! 時常自言自語,知道有讀者在,確是高興。 😎😎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