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黃麗松談到Tony Judt 之一

最近多在看回憶錄,有兩本可以合為一談,其實是多本都可以混為一談,不過是視野以為好闊,但下筆卻無力,只能輕談幾句聊以自娛。

黃麗松的《風雨絃歌》

第一本是黃麗松的《風雨絃歌》。 黃是1941年的香港大學生,父乃民生書院首任校長,大戰開打,得戰時學位肄業,後避走大後方,經廣東桂林入重慶,大戰正酣時得機遇往英美深造,期後在南洋各大學掛職,步步晉升,最後成為香港大學校長,在港期間亦成為了港英時代的立法局議員,乃至港方的基本法起草委員,除了老伴遭逢劫難外,一生可算是福祿壽三全。

黃校長的書,有趣的地方有︰

  • 其上祖兩代,祖父身與父親,都是受恩於傳教士與學懂英語。 一百年前學懂英語彷如現在識寫 coding 一樣,是處身立(貴)命的必要技能。
  • 日軍佔港時,黃避走大後方。 他逃難的歷程加上沿途的港大學生組織,令人大開眼界,在各重要城市都見有港大的聯絡處,而不少港大學生也在後方的學校內供職,繼續研究或教學的工作。
  • 有關林語堂與南洋大學一筆糊塗帳,他有親身經歷。
  • 八十年代黃是官方委任的立法局議員,他筆下的立法局見到港英代議政制的禮儀、格局與效率。 見圖一。
  • 一代學人,不只單指黃氏,八九十年代,在香港未歸還中國是對「一國兩制」純情樂觀的期盼。 見圖二。
  • 共產黨的運用民族主義作招來的手法,真是化骨棉掌,令其當代人無處不銷魂。 見圖三。

圖一: 1983年的立法局

圖二: 黃於1991年向美國商會介紹《基本法》的講辭。 真有初聞不知曲中意之感。

圖三: 高手出招,奪魄勾魂

待續

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