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ny Judt 是誰? 我未看這書前確實未知道。 買是因為在台灣網上訂書時,大數據提供出來的 COMBO 折扣推介,看著簡介,山屋臨終,有點似從前劉德華與鄭秀文電影《龍鳳鬥》結局的情懷,又是回憶錄,於是買了。 起初是搭貨,看過後才知是意料之外的好看。
東尼生於1948年,成長於戰後崩解的英國與歐洲,新舊交替的歲月。 他的童年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,他的爸爸是汽車狂,爸爸駕車遊歐洲是他的童年美好回憶,所以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光,他選擇回到從前到過的瑞士山區小屋,書名《山屋憶往》,山屋就是這樣事。
圖︰ 博客來 |
這書意外使我了解「漸凍症」(ALS) 是什麼一回事。 思緒是清晰,身體卻是動不來,回憶與思考成為作者抵抗慢慢長夜,終夜常開眼帶來的誘惑與不適的唯一方法。 什麼是「誘惑」? 是呼喚人來協助的衝動。 對漸凍症的描述,使我想到差不多廿年前的法文書《潛水鐘與蝴蝶》。
***
以上一段打了幾個月,當時的感興仿佛都已忘掉冷卻,當然對書中內容都是一樣。
但有一點仍然記得,是 Tony Judt 寫到社會的階級與尊重之瓦解。 他用自身的例子說明。 1966年東尼考入劍橋,要住宿舍,當時大學仍有國帝遺風,宿舍聘用了一組「院僕」 (他們稱作 BEDDER),是一班大媽,來照顧這班未來精英的房間清潔與整理。 就算出身不是少爺仔,但隨學院的氛圍,他們很快就養成少爺仔的習性,學懂早上起來,坐在梳化看著報紙喝著黑㗎啡,靜靜在一旁有大媽在整理床舖。
少爺仔與大媽之間,有階級亦有互相尊重的禮儀與默契。 畫皮易破,典章難立。 新時代將舊世界打個稀巴爛。 他寫:
Comments